“别说”句式的语义预设研究及其应用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国际学生部 简 丽 摘要:本文对于复句研究从逻辑形式上进行深层挖掘,把“别说”句式的语义预设逻辑形式化,这样有利于“别说”句式最深层次上的理解。本文进而把“别说”句式语义预设形式化的研究结果进行运用:第一,从语义预设逻辑公式角度比较“别说……就是……也/都……”与“不但……而且……”句式,可操作性较强;第二,运用以上关于“别说”句式逻辑预设的研究结果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 “别说” 形式逻辑 语义预设 对外汉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于“别说”复句很难把握,经常和“不但……而且……”发生混淆,教师也很难从理论、形式上对二者加以准确区分。除了留学生学习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一些因素之外,“别说”复句本体研究的滞后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作者使用了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处理所的语料检索系统,共统计了176 个“别说”句,根据统计结果我们用“别说……,就是……也/都……”表示“别说”句的基本句式。其他“别说”句变体也在讨论范围之内,且用“别说C(D),就是A也/都B”作为该句式的基本语表格式。以下均用“别说C(D),就是A也/都B”(D项可省略,DB两项意义等同)代表“别说……就是……也/都……”句式进行讨论。 一、“别说C(D),就是A也/都B”的基本逻辑关系 先看两个例子: (1) 别说普通人,就是最出色的气象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也难以理清头绪。(《人民日报》1994.1) (2)别说晚上,就连白天我们出租车司机也不敢上街。(《人民日报》2000.5) 例(1)中 D项省略,CA两项共用一个判断描写项B。CB项表达的意思是“普通人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难以理清头绪”,AB项表述的意思是“最出色的气象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也难以理清头绪”。C、A、B项进入“别说”句式后表达的逻辑推理是“最出色的气象(A)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难以理清头绪(B),这种可能性小,普通人的气象知识当然不如最出色的气象专家,所以普通人(C)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难以理清头绪(B)的可能性大,如果最出色的气象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也难以理清头绪,普通人就更可能难以理清头绪”,以此对“别说”后的C项成分“普通人”进行贬抑,对CB(C情况下B发生)的发生表示“不成问题”“不值一提”。例(2)“白天(A)我们司机不敢上街(B)的可能性小,晚上(C)我们不敢上街(B)的可能性大,那么白天司机不敢上街,晚上就更不敢上街了。由以上(1)(2)例,我们可以发现“别说C(D),就是A也/都B”句式表达的逻辑关系是CB(D)发生的可能性大,AB发生的可能性小,如果AB发生,CB(D)更应该发生,我们用三段论来表达其推理形式: 前提一: 在C项成立的情况下,D(B)项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在A项成立的情况下,B项成立的可能性 前提二:在A项成立的情况下B项成立 结论: 在C项成立的情况下,D(B)项更应该成立。 这里为了方便讨论,把CB(D)(即C项成立的情况下B(D)项发生)表示为p,AB(A项成立情况下B项发生)表示为q,那么其推理形式相应变为: 前提一: p成立的可能性大于的q成立的可能性 前提二: q成立 结论:p更应该成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别说”句式的逻辑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而不是必然性推理,也就是说虽然p成立的可能性大于q成立的可能性,q如果成立,p不是必然成立,p只是按常理来说应该更可能成立。这种推理的或然性给事件发展的反常规也提供了可能。 二、“别说C(D),就是A也/都B”的语义预设 语义预设也称为逻辑预设,从语句的真值条件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