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外籍学生的汉字教学 北京朝阳区芳草地小学 张向华 内容摘要: 通过对于国内传统的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的概述,找到在此基础上适合外籍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即在师资过程中要注意趣味性、科学性,努力用多种识字方法减少学生学习汉字的为难情绪。在教学汉字的同时弘扬汉字所蕴含的的文化,感受中国汉字之魅力。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随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投入到学习汉字的热潮中。 如何进行外籍学生的汉字教学 汉字,作为一种自源文字体系,千百年来一脉相承,是世界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生动而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不间断地使用而保存下来的文化信息;它的博大、厚重、缜密,决定了中国必然是一个在基础教育注重识字教学的国家。 在对外教学汉字的过程中,我们也不乏听到“汉字难学”的声音。如果把汉字看作一个个孤立的语言符号,看作一笔一划的组成,那么,汉字是够“难学”的。 下面就国内识字教学的研究进行回顾,使我们能够从中借鉴、继承,取长补短,找到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识字方法。 在中国建国50年多来,小学汉字教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在中国国内现在有几种识字方法运用比较广泛。它们是:口诀识字、看图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识字改革的流派形式众多,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从“字形”入手,第二大类,从“字义”入手,第三大类,从“韵文”入手。现将几种有影响流派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优势、劣势进行简单的阐述。 (1)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一项改革实验。1982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在佳木斯等地组织实施了第一轮实验其基本特点是针对学汉语与识汉字的主要矛盾,主张以汉语拼音为工具,寓识字于学汉语之中,读写同时提前起步,建立“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的教学新体系。主要做法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拼音后,先阅读纯拼音课文,再过渡至阅读注音课文,进而阅读汉字课文;作文教学从一年级开始,亦先以拼音代汉字写话和作文,然后过渡至全用汉字。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寓识字于读写之中,对入学不久的儿童在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听、说、读写的训练,把读写教学提前,促使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不足之处是:汉字的识记关键在字形的记忆上,注音识字在识记字形、字义的理解教学上没有建树。 (2)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主要通过生动的图画把汉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重点解决的是识字中的“了解字义”的问题。不足之处是看图识字由于众多的画面本身与汉字本体难以对应,不能很好地解决字形的问题,加之很多的汉字的字意无法用图画描述,只能作为初学汉字的入门方法。 (3)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其魅力来源于它根据儿童语言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构建学习体系和内容;同时把识字阅读与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互相促进的方式,贯穿于教学中。不足之处是:忽视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记忆缺乏科学性。不能成批识字,影响识字效率。 (4)集中识字 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借鉴传统教学经验,进行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其后北京景山学校等校也作了类似的探索。试点学校普遍地在一、二年级完成了识字2300个左右的任务。其主要做法是:在完成拼音教学后,先通过“看图识字”教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