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字理识字教学探究
2007/2/6 19:56:21
国际班字理识字教学探究 
  
北京朝阳区芳草地小学  刘新平 
  
   内容提要:  
汉字在世界文字中公认为识记比较复杂,其形之难写,其音之难辨,世人所公认。当汉字为这个人的非母语时,想必学起来困难巨大。作为一名国际部的汉语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识字课上,采用 “字理识字法”,明确、直接地依据汉字构字原理帮助外国学生进行识解和记忆汉字。事实证明,在识字中运用字理教学,使汉字变得见形知义,化难为易,易懂易记,既增长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提高了外国学生的识字能力。利用字理识字可谓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主题词: 字理;   优化 ;   识字; 
  
  
国际班字理识字教学探究 
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振兴,经济的发展,汉字正在走向世界。作为一名从教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师,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我们的汉字教学正是向世人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扇扇小窗口,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外汉字教学重要,同时对外汉字教学也难度巨大。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符号之一。同时汉字在世界文字中识记比较复杂,其形之难写,其音之难辨,世人所公认。几千年来,汉字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个瞬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结构特点。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恰恰是造成汉字难认、难记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欧美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汉语的日常用语,但因为掌握的汉字有限而不能广泛地阅读,大大影响了汉语的进一步提高。汉字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    
    德国的柯彼得先生指出:“学习汉语最大的难关就是中国的传统字。……正因为如此,不少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口语交际方面不成问题的外国人在书面交际方面是文盲或半文盲。这是其他外语几乎没有的现象。”①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公立国际小学,这里的学生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各异的学习方式、习惯。对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汉字教学,它的学科性质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想必我们很多人都有学习英语(抑或其它第二语言)时无奈痛苦的记忆,当这些母语为非汉语的小学生面对笔画、形态如此复杂的汉字时,可想而知,是既花时间又枯燥乏味。记得上学期一位新插班的小姑娘,她的国籍是日本,一次课间我听到她在用韩语与一位韩国学生聊天,我很惊讶,怎么还会说韩语呢!一问才知道,她的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日本人,在三、四岁时由于父亲工作安排去了韩国,目前来到我们这里学习汉语,同时强化英文。听说这种情况,我十分感兴趣,于是我问她:“这四国语言哪种最难?”她毫无保留,非常直率的告诉我:中文。还补充了一句:“中国字难死了。” 
我们国际班的学生按数学年级分班,数学年级六年毕业即升入初中,一般来到我们学校的都是从零汉语起点,大部分是一年级入学,那么汉语要学习六年,也有一部分从国外来的高一年级的学生直接插入其他年级,那么他们在我们这里学习汉语的年限决定于他来到学校插入几年级,如果插入五年级,那么到毕业要学两年的汉语。通常学习六年汉语后,学生能用日常用语交流,读一些基本的读物,可在运用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遗忘率很高,学过的字不认识;读错字、别字的现象常有发生;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不当,同音字、形近字、同义字混淆;生活语言与书面语言难区别……如:学生会皱着眉头说:“这道题太简单了,我不会做。”学了“男男女女收割忙”,学生说:“不对,老师,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不能有两个男的两个女的。”一次我问一个芬兰的学生:“你怎么没穿那件粉色的外衣呀?”她说:“我的衣服正在家洗澡呢。”如:学了眼目的目、足球的足、脸面的面,学生眼睛疼,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北京市教育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www.bjhany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