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中国文化》
2007/2/6 20:13:34
我教《中国文化》 
  
对我来说,教留学生不是第一次,教《中国文化》这门课也不是第一次,但是给台湾同学讲“中国文化”却是第一次。我所教的高三台湾班同学都是今年暑假刚刚来北京学习的。他们都是理科生,这一年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参加高考。他们的目标是北大医学院,学习非常紧张。如何在每周的两课时中上好这门课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就叫上好了这门课。反复思考以后,我定了三条标准:一,能让同学们在这门课上尽可能多的、系统的了解伟大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感情;二,适当讲解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三,让课堂生活化、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在增长的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同学们在理科学习中紧张疲劳的神经得以休息。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上三条标准也可以称作我教这门课程的总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总目标我面临的第一个具体问题就是选材的问题。我们这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要靠老师自己筛选和组织。为了实现自己定下的教学目标,我选择教学内容以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化相融合为主要原则。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完美组合。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使我的选材原则具有实施的可能性。例如自古以来就被奉为学术经典的《诗经》便是这样的代表之一。 
提起《诗经》很多人尤其是讲究时尚的年轻人想到的往往是辨认不清的繁难文字、把舌头折腾的无所适从的古怪句子、难以理解顽固不化的古板思想。殊不知这其中有几多误会,谁说《诗经》只能使人变得古板和迂腐?仔细品味我们便不得不承认那些走过了几千年的诗句给我们的是一笔多么伟大的精神遗产。在抑扬顿挫中,它们精细的描绘了古人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生动的塑造了个性不同的女性,深情的诉说了深沉浪漫的爱情,由衷的赞美了真善美,也愤怒的诅咒不公的社会。比如《七月》就是描述中国人民劳动生活的最早诗歌,诗歌中不仅仅有语言文字知识,生动详细的叙述了古代劳动人民一年的劳动生活,同时记录了一些天文和时令的知识,比如那句流传千古的“七月流火”到底是指什么时候呢?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所以“七月流火”是指天气转凉的时节。再比如《鸡栖于埘》在牛羊回家,鸡鸭上架的农家傍晚的描述中不也表达了一个纯朴女子对丈夫的浓烈的思念吗?《静女》一诗中的女孩子躲在墙角偷偷观察“搔首踟蹰”的小伙子,是多么活波、多么天真?为什么一只彤管会变得那么美丽呢?因为它是心爱的姑娘送给“我”的。你看,谁能说浪漫的自由恋爱只是现代青年的特权?谁又能说我们的祖先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课的内容可以随意选取。作为一门课程,它应该是有完整的系统的。作为第一次讲授这门课程的新教师,我做得并不完美,但是我努力追求。 
确定原则以后我把教学内容大致分类按专题讲授。第一类是知识类:汉字文化、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国的古典建筑、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国的人物(如李白、苏轼、鲁迅等)等;第二类是欣赏类:如文学作品欣赏《故都的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荷塘月色》等,影视欣赏《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这些内容按专题讲授,知识获取与审美欣赏相结合。教学计划的制定也与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中国地理概况》这一专题安排在学期之初,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了解伟大祖国的版图。我们所置身的祖国的心脏——北京与同学们的家乡台湾血脉相连。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地方曲艺来展示不同省区的特色。比如介绍东北省的时候我播放了flash歌曲《东北人》和东北二人转《小拜年》。在新鲜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北京市教育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www.bjhany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