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推广中华文化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的现实价值,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承担推广中华文化的责任。进而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推广中华文化的内容、方法、途径。 [关键词] 文化 语言 实践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 [正文] 随着全球的学习汉语的升温,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引起从教者的重视。我们不难发现,在各种教学方法中人们的探讨往往就汉语本身说汉语,研究集中在汉语教学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上的研究上,这种研究只是学习汉语的一个方面,是学习技能上的一个方面。这样势必形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而真正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是语言文化的教学的为数不多。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先生说:“学习汉语不光是学一门语言,而求还包括下意识的自然而然地吸收它的文化”。他说,在他任教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是世界上教授语种最多的大学,教授93种语言。同时法国人,不同语系的同事们在为人与交际上是很不一样的。原因就是一个人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是在下意识的接受了这种语言文化的熏陶。白乐桑先生的话是很值得我们这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思考的。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语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语汇、语法构成的一种系统。”对于“文化”的概念之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在这两条解释中,我们轻而易举的就会找到语言与文化共同点,就是不论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特出的现象,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如果说语言是外壳,那么文化就是蕴含其中的核心,灵魂。没有文化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文化赋予了语言生动活泼的生命。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语言的教学就不能不揭示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因素。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到的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那么汉语难学论调是不是就可以有所扭转呢? 汉语学家许嘉璐教授说:语言是不同国家人民交流的工具,是心灵交流的桥梁。任何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翻译。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一个词、一个概念、一个成语、一个俚语的构成,都有自身民族的文化背景。许教授还举了一个很风趣的例子。在北京,一个男孩子向一个女孩子表示好感,女孩子心领神会,来了一句“讨厌!”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这个“讨厌”的意思。这里面有本民族文化的背景。 由此看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变化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语言的现象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不了解文化的背景下的语言理解是不准确的,有时候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形成错误的理解。学习语言就要了解此种语言的文化,通过语言的学习传播推广此种语言的文化。 二、 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现 文化,包含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在这巨流之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究竟是什么?甘泉在《中华传统文化究竟价值何在》一文中阐述了那就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这种“和”的精魂,是伟大炎黄始祖肇造的基因,是我们东方文明固有的特质。它看似柔弱而实则强劲,它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与无所不至的渗透性。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也正所谓“不拒抔土,乃成高山;不捐细流,方为大海。” 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的墙壁上写着一句来自中国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子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