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语文课程”性质及教学策略 论文提要: 本文从我国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出发,论述了中学学历班汉语文教学的性质,认为学历班(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汉语文课,不仅要让留学生尽可能深入地理解汉民族语言文化,致力于继续提高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还要培养留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文学素养。并对如何提高学历班汉语文课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可实施的策略。 一 高中留学生汉语文课性质 众所周知,正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对外汉语教学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表征之一。与国际通行的语言教育程式相似,我国中学国际部汉语言教学也通常分为语言班和学历班两个阶段来进行。一般来说,在留学生取得HSK(汉语水平考试)考试6级证书之后,他们便进入学历班深入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 各大学的留学生汉语教学常把这一阶段划归为对外汉语教学高级阶段,旨在让留学生超越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初级阶段,进入深刻理解汉民族文化这一高级语言文化学习阶段。对于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重点,不少学者进行过论述和讨论,虽然各有所侧重,但普遍认为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应加强对汉文化的介绍输入,以使得学生汉语水平过渡到创造性自由运用的阶段。有的学者还认为在这一阶段应“适当渗透学习者当地方言及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作为主要教学范式的有益补充。”[1]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言语能力,能够从事较高层次的学习、社交活动和一般性或带有一定专业性的实际工作。[2]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而我国现行的中学学历班的汉语文教学,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还面临一个升学问题,面临各大学入学考试对留学生一定汉语文素养的考察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它和中学的语文课程是相似的。我们国家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体现在下面的一段话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 在这个定义中,“语文”一词,实际上指的是“汉语语言和文学/文化”,面对中国老师、中国籍学生,我们如是称呼毫无问题。但是在国际教育的“语文课”讲台上,应该说“汉语文课”更为准确一些。因此,我们主张把中学学历班的汉语课程叫做汉语文课程。它不仅要让留学生尽可能深入地理解汉民族语言文化,提高他们自由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应以培养留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文学素养,为他们的升学或是就业做好准备为目标。 二 提高留学生汉语文课的几点策略 (一) 教师首先要扮演好跨文化交际的角色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其文化不断向外展示自己的过程,在各种展示自身文化的渠道中,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对外宣传本国文化思想的渠道,它也应主动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因此,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从留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对老师的期待应该说是“教汉语的中国老师”,他们首先是把“老师”当做一名中国人来认识的,其次才是师长。教师这名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这个国度的看法和感情,师生之间交往的前提是要尊重对方的民族和国家。特别是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尚不成熟,常常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去衡异文化,常常会产生不适应感,教师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其认识缺乏相应的指导,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 因此,汉语文课的老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汉语文化素养,还要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习俗和思维方式,在交际中采取相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