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汉语零起点韩国中小学生口语课课堂教学点滴

[日期:2007-02-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汉语零起点韩国中小学生口语课课堂教学点滴

 

简述:

这篇文章以我在学校的一堂口语录像课为背景,所用教材为北京语言大学成人本科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教学内容为第十一课,办公楼在教学楼北边(文章后附教案)。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韩国五、六年的小学生,汉语水平均为零起点。

本文简述了我这节课较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案的构思、教具的准备及使用、字词句的讲解方法及技巧,以及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带段入文的授课方法,教学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内容。对于我们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师,尚没有太多成熟的理论可参考,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排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及技巧的使用,尚属摸索阶段。我的这篇文章,也只表达了我自己的一些拙见,一些想法可能还比较幼稚。

 

如果将课堂教学比喻为一次习作,我认为可以将教学目标看成作品的主旨,教案则是主线,教学方法是文章的表达方式,板书则是从文中提炼出的高度概括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教学语言是文笔。以下我将结合我的一堂口语录像课做简单分析:

一、教学目标是主旨,是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就好比文章的主旨,主旨定下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所有工作,包括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如何措词等都要围绕主旨进行。教学目标一旦明确,为这节课所作的一切准备都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对学生能否在一堂课上有所收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们的学生年龄较小,而我们所用的教材是成人本科教材,一些课文并不适合学生学习,一些词语、句型、语法对于汉语零起点学生来说也实在困难,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如何对教学内容做恰当的整合,取重舍轻,突出重点。在我的这堂录像课中,我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是学习15个生词、3个表示存在的句子、两小段课文。根据这些内容,我确定了两个目标:1、会使用方位词。2、会运用存在句。学生首先掌握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习使用存在句,之后再把这些句子串起来,就是一小段课文。这样,我将目标定位在了词、句上,从基础抓起,反复练习每个句子,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学生熟练之后,就能比较自如地成段表述,也就不愁灵活运用了。

 

二、  教案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应该对教学起到指导作用,但不应该成为束缚课堂教学的框框。

在上每一节课前,我们都要反复研读教材,分析知识点,并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这样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准备好一份详尽的教案。教案使我们成竹在胸,但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份教案上。在准备好教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反复思考这一节课的各个环节,对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调动、修改。

这节录像课我并没有按照已经落实好的方案来讲,做了临时的改动。这节课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由词到句、由句到段逐步掌握表达方位的方法。教案初定将生词、句型一股脑儿都讲完,之后再进入课文。反复看过教案,我觉得层次性还不够强,说不清楚容易乱。我自己本身就是个东南西北分不清的人,如果一下子给我搬上这一大堆方位名词,另外再加上几个句型,我真的要犹豫一会儿,何况学生?把15个词、3个句型同一时间全部罗列给学生,效果大概不会很好,所以我就决定还是一步一步来。我以句为单位,将三个句型和每个句型所涉及到的生词分开,讲一个句子练习一个句子,句子会说了,相应的生词和句型也就都掌握了。配合这个思路,我把事先做好的一大张图剪成了几个部分,讲到哪儿出示哪个部分的图,这样层次感会强一些,学生接受起来也能有一定的递进性。因此,教案定下来以后,还是要反复琢磨,不要让教案成为束缚,有时候换个角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说不定。最后总结一句,课堂教学,始于教案,但不能止于教案。

 

三、教学方法是文章的表达方式。你要说明一件事,就要写说明文;要分析一件事,当然就要写议论文。恰当的教学方法,应该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凸显教学重难点的作用,而不应该成为一件蹩脚的装饰品。

教学方法的设计当然应该包括选用何种教具以及其具体操作。我比较喜欢画画,因此在课堂上较多地使用画图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也能起到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的作用。当然,选定这种方法之后,在具体操作上还要下大功夫,否则不但不能对课堂教学有所帮助,反而画蛇添足。在这次录像课前,我曾上过这样一节课,课文内容是学习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业、国籍、家人等等。这节课我同样做了一张图,画了一个小男孩,旁边写了简介。本来是想吸引学生注意力,但也就仅仅起到了这个作用。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这张图吸引着,根本忘了学习这件事,整整一节课都没有安静下来。这样的选择,就是失败的,这张图也就成了这堂课的一件蹩脚的装饰品。因此,选用教学方法应遵循收放自如的原则。所谓放就是要放开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所谓收,就是老师要掌控住课堂,掌控住学生的情绪,随时能在在适当的时候将知识归纳总结,回到课堂上,回到本节课的重点上来。

这节录像课我同样利用了图画完成教学,但效果明显和前一次课不一样。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给每一部分图片都安排了相应的责任,每一张图片的出示也都有一定的顺序,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比如说“办公楼”这张图就是复习刚刚学过的生词的工具,接下来,以“办公楼”为参照物,每出示一张图片就学习一个相对应的方位的表达方法,练习一个句子,最后,由一张张小图所组成的大图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在逐句联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连句成段。这样,学生的学习是由句到段,由点到面依次渐进的过程。最后,我想总结一句,教学方法,不求花,但求实。要对学生有帮助,对老师有提高。

此外,还想在说一说讲解生词的方法。讲解生词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学生不懂的词语。如解释“往”这个词,字典里的意思是:“介词,朝、向。”本来只有一个词不懂,以词解词之后,很可能会衍生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不懂的词语。对于如何讲解生词,我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摸索过程:盲目的以词解词,学生越听越茫然——直接查词典看意思,学生一目了然,但印象不深——图画、肢体语言、列举例句,查词典相结合,学生理解得清楚,也记得深刻。比如一次做练习时遇到了“椰汁”这个词,我就画了棵椰子树,坠几个椰子,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讲到“过马路”这个词的时候,就画一个十字路口,一条斑马线,一个人越过斑马线就是过了马路。讲像“往”这样比较抽象的词语时,我就先给出学生一个格式:往+方向(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动词,之后在下面写例句:往上看、往前走……,然后演示每一个动作。这样还不够,我还把每个学生都叫到前面来,我说一个句子,他做一个动作,别的同学看他的动作是否正确。“往”是个介词,不好理解,没法用学生现有的知识解释清楚,用了这样的方法,学生学得很积极,而且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当然,以词解词的方法也不是不能用,但是要在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一个词还没弄明白,又派生出另外的新词。这节课我有三个词用了以词解词的方法:教学楼、办公楼、附近这三个词语。“教学楼”和“办公楼”是由已学生词“教室”“办公室”和“楼”来解释的,一栋楼里都是教室就是教学楼,都是办公室则是办公楼,这个很容易理解。“附近”是纯粹的以词解词,因为当时学的是“学校附近”,因此解释为: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解释中的这几个字全都学过。如果能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词解词,不仅理解了新词,同时复习了旧词,练习了旧词的用法,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就好像我们学英语都要准备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一样,但前提是不能派生新词。总之,讲解生词,只要找准突破口,就能曲径通幽。

 

三、板书应该是文中最简单精炼地体现出中心思想的那句话。

板书应该是一堂课内容的提炼与归纳。我曾经听过我校一位年轻老师的精读课,她用串词成句的方法出示了板书,黑板上写了四个生词:大家、谈谈、自己、兴趣,四个生词串起来,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句子:大家谈谈自己的兴趣。这样的板书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这样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这节课我的板书安排是,黑板左边是生词,右边是句型,中间出示图片,学生可以对照生词、句型看图说话。同时,我对句型也进行了一些归纳,比如“在”的用法,归纳为:谁/什么在哪儿,下面对比着这个格式写上一两个例句,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自己总结出用法。我所教的学生年龄较小,根本不知道何谓主谓宾定状补,更不可能搞清楚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所以每次学习句型,我都不做过多讲解,只是在黑板上给出学生一个格式和几个例句,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造句。如讲双宾句,我就归纳为:谁+动词+12什么,例句:老师教我汉语,格式和例句一一对应。学生反复练习,基本都能掌握。在录像   课上,确实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效果是不错的,学生背课文时,将“小姐给我们两张餐巾纸”错背成了“小姐给两张餐巾纸”,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回头在黑板上写下了:谁+动词+12什么,学生自己马上意识到他错了,并说出了正确的句子。

 

四、教学语言是文笔

同样内容的文章,文笔有差异,就会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好的文笔,会令文章添色不少。教学语言就如同文笔,对于我们的本体教学来说,特别是语文课,老师的语言如果优美,能够引人入胜,那总是能带着学生进入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教外国学生自然谈不上什么诗风词韵、诗情画意,但也要讲求语言的艺术。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想教学语言首先应该简单、精炼、明了。看过我自己的录像,我发现一节课我一直在重复一句话:听懂了吗?听明白了吗?我是担心个别学生听不懂,但是说太多了,在课上显得很罗嗦。或者下一次我应该以提问的方式来验证一下个别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样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了解到了学生听课效果。

       教学语言还应该包括老师的肢体语言,在存在语言障碍的前提下,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一次课上给汉一的学生讲“拐”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在教室里先直走,然后右拐,做了两次,让学生看,我问他们,我在干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用韩语说了一个词,我听不懂,但我知道肯定就是“拐”没错。第二节课复习生词,个别学生想不起来拐是什么意思,我还是做了这个动作,他们就知道了。可见,老师的肢体语言会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有一次晚辅导课上讲“眨眨眼”这个词,我就很夸张地眨了几下眼,学生笑,说“老师你很奇怪,你为什么这样?”,我问他们,“那你们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了吗?”,他们都说“当然,你这样”,意思大概就是你都这样了,我们还能不明白吗!我说“那就行了”。有时候在课堂上,老师要不惜“丢人”。

总之,教外国学生,我认为,拖沓冗长的句子不说,罗里罗嗦的话少说,简单易懂的用语多说。

以上是我对我的一节口语录像课的简单论述,也算是对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以来,教学方法的一个简单总结。其中不当的地方,我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希望能够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比较有成效的、适合零起点外国中小学生,而不仅仅是韩国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附:教案

                 十一、办公楼在教学楼北边

教学目标:1、会使用方位词。

          2、会运用存在句。

教学重点:方位词及存在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掌握三个表示存在的词语“有”、“在”、“是”的不同用法。

教具:图片

教具说明:

    将本课3段课文的内容画成一幅大图,再将大图中的每一个小部分剪开,讲到哪句话,就把相对应的小图贴在黑板上,最后,所有小图组成一幅大图,即课文内容。学生在练习句型后,在老师的提示下看图说出每一个句子,再将句子串成课文,比较直观,记忆也比较深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课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课文2

一、学习生词

1、处所名次

①以旧带新:教室  ——教学楼(楼里都是教室)

            办公室——办公楼(楼里都是办公室)

②出示实物:药  ——药店  (卖药的地方)

            茶叶——茶叶店(卖茶叶的地方)

③出示图片:电影院

2、方位名次

①东、南、西、北    扩展:东北、西北、西南、东南

  图示讲解:

                             

 A、老师带读

 B、擦掉图中汉字,老师指图,学生说出方向

②里边、旁边、对面、附近

里边——书包里边——口语书在书包里边。

教室外边——我们在教室里边。

学校里边——学校里边有图书馆。

  旁边:老师可站到某学生身边,说“我在×××旁边”。

  对面:老师和一学生示范。

附近:画图理解

学校附近

 

学校

 

学校附近               

 3、老师带读所学生词。

二、学习存在句

1、在:什么在哪儿            谁在哪儿

   例:邮局在东边。          他在图书馆。

       口语书在书包里。      我在学校里边。

2、有:哪儿有什么            哪儿有谁

   例:学校里边有教学楼。    教室里边有学生。

       宿舍里有电话。        办公室里有老师。

3、是:哪儿是什么            哪儿是谁

   例:桌子上是口语书。      我的左边是小雨。

       学校对面是邮局。      我的前边是老师。

4、区别“有”、“是”,举例区别。

   桌子上有书。           只知道有书,不知道是什么书。

     桌子上是口语书。       知道具体是什么书。

  杯子里有水。           不知道是什么水。

     杯子里是矿泉水。       知道是什么水。

   学校旁边有饭馆。       不知道是什么饭馆。

     学校旁边是韩国饭馆。   知道是韩国的饭馆。

三、课文

1、学生不看书,老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课文。

①老师:学校里边有什么?

  指名回答:学校里边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和留学生宿舍楼。

②连词成句:办公楼、教学楼、在、北边

  指名回答:办公楼在教学楼北边。

③学生仿照上面句子说出图书馆和留学生宿舍楼的位置。

2、老师重复一遍以上句子。

3、全班一起复述。

4、指名复述。

四、课文2

1、学生在掌握课文1内容的基础上,在图上添加课文2的内容。老师指导学生看图说出句子。

①老师提问:学校附近有什么?

  指名回答:学校附近有饭馆儿和商店。

学校附近有很多饭馆儿和商店。

②提问:东边有什么?

  指名回答:东边有一个电影院。

            东边还有一个电影院。

③提问:电影院对面是什么?

  指名回答:电影院对面是一个药店。

④提问:药店旁边是什么?

  指名回答:要点旁边是一个茶叶店。

2、老师示范复述一遍课文内容。

3、老师指图,全班一起看图复述。

4、指名复述。

五、作业

复述课文1和课文2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ted | 阅读:
相关新闻